6月15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安徽省黟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黟縣正式成為我國第137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也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若干意見》后首個獲批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詳細]
徽州歷史博物館5月18日試開館以后,館內各項調整工作正在加緊進行,目前項目場內裝飾工程已基本完成,展陳裝飾與硬件設備調試正有序開展。[詳細]
“誰能想到,這兒曾是破損嚴重的危房?”在位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龍江村的古典家具博物館,村黨總支書記江輝指著房檐說。這是一間有著200余年歷史的宗祠,是集體所有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曾因年久失修成為村民們堆放雜物之處?!拔辶昵?,村年集體經濟收入還不足10萬元,不是不想修,是修不起?!敝敝?013年引入社會力量投資300余萬元,這棟古建筑才得以被搶救性修繕利用。[詳細]
“鐵齒銅牙”張國立與知名流行音樂制作人黃國倫一起來到徽州,促成了一次新老派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徽派木雕大師王金生與80后新派寫實木雕代表人物馬文甲,在同一塊木材上實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對決”![詳細]
吳正輝,1987年畢業 與園林花卉專業后從事雕刻20多年,現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三雕(磚雕)代表性傳承人,獲黃山市徽派建筑“徽匠”大師稱號。被安徽省文聯、民協授于杰出傳承人(工藝大師)稱號,特聘吳正輝為中共歙縣縣委統戰部徽文化藝術人才聯誼研究中心磚雕藝術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究員。[詳細]
自小耳濡目染,跟隨父輩學習石雕技藝。憑借著吃苦耐勞、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嫻熟的技術,逐漸在石雕行業站穩腳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他又引進現代化的數控機床技術,石雕產品暢銷海內外,企業年產值高達千萬元。他就是歙縣鄭村鎮堨田村村民張國輝。[詳細]
近年來,黃山市遵循“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積極推動非遺資源由靜態保護向活態利用升級,努力實現保護與利用互促共進、良性循環,讓珍貴的徽州文化留下來、活起來。[詳細]
8月5日,第二屆“鄉土建筑傳習營——歙縣站”開營儀式在坑口鄉金灘村舉行,來自上海、江蘇、浙江等全國各地的20余名古建筑修復從業者、愛好者參加此次傳習營。[詳細]
徽派建筑是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一個重要流派?;张山ㄖ饕植加诎不拯S山、江西婺源及浙江金華等地區。這里現存較好的徽派建筑古村落有100多座、古民居8000多處,其中古村落西遞村、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a href="/portal/article/index/id/22/cid/3.html" target="_blank">[詳細]
徽風皖韻,群賢畢至。6月18日,首屆徽學學術大會在合肥開幕。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虞愛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翔,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張碧涌與會并講話。安徽大學黨委書記、安徽大學徽學與中國傳統文化研究院院長李仁群等作主旨報告。市委書記任澤鋒,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德書等出席開幕式。[詳細]